重视临床研究生医技医德综合培养
研究生培养是我国高素质综合医疗人才教育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育工作的延续和提升,临床研究生更是当前各临床教学医院一群特殊的群体,其本质为医学生,但同时又在上级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诸多一线临床工作,兼有医学生和一线临床医生的双重身份。如何改进和加强临床研究生医技医德综合培养是当前医疗形势下面临的新课题。
1 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是医务工作者本质要求
医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病人、社会之间的行为准则[1]。医技则是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医疗技术,更是临床研究生将来进入医务工作者角色的先决条件。医乃仁术,贵在医德。医学教育,当先授医德。大医学家孙思邈强调医者当“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2]。医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培养精于医术、诚于品格的优秀医务工作者是我国医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更是医务工作者的本质要求。
2 临床研究生医德形成特点
有学者认为,医德形成是一个由医德无知到医德有知再到责任自觉的过程,医德自觉是医德最高境界。医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就处于医德有知状态,但医德意识是模糊的,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积极正面引导、良好教育可以促使学生形成高尚品德情操,但是负面的甚至是腐败的社会风气,可能导致医学生道德品质的下降[3]。因此,我们要顺应和遵循医德形成的发展规律,积极作为,加强引导,不断强化医学生的医德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形成正确的、高尚的医德观和医德价值观。
3 新形势下临床研究生医技医德培养存在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需重视市场经济规律及经济效益,尊重劳动,鼓励合法收益。但现阶段医德教育过程仍重讲义务奉献,少讲权益索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脱节,重要原因是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德育内容过于泛化,其中缺乏有效的德育评价方法也导致医德教育过程空洞无力[4-5]。部分医学院校缺乏对医德教育是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始终的系统工程的认识,片面强调医学基础及临床专业教学与学习,导致良好的医德医风教育在专业教学中得不到有效的教授,重医技培养轻医德教育是现阶段医学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医学生对医德认知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医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思想认识上产生困惑、出现误区。
4 将医技医德培养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培养模式
重视人本思想的培育:《黄帝内经》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孙思邈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2,6],医学教育及医疗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树立“以人为本”思想。重视医德医技综合培养,尤其是医德教育过程,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医德中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精神内涵。
重视榜样示范效应:我国历代医学家十分强调学医、业医必需以救人疾苦为己任,以赤诚之心、仁爱精神为准则,要求在行医过程中不分贫富、贵贱、清廉正直。扁鹊、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名医名家崇高的医德思想对我国医学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杏林春暖”更是历代医学家追求的最高医德境界。当今时代涌现出的一大批专家、教授、先进模范等医德典范,这些医德典范的先进思想和行为十分具体、真切、感人,对医学生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重视临床实践性教育:医技训练与医德教育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实践性教育是医德教育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学生通过临床医技训练,可以直观的、真实的进行医德体验,逐渐树立“人本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内化和践行医德规范,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规范[7-8]。将医德教育融入临床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医技训练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共同发展。具体到临床实践中,就是要重视临床研究生对自身的临床医务工作者角色认识,鼓励学生在上级老师指导下全面接触病人,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疾病对患者及家属带来的躯体及精神痛苦,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良知,引导学生自觉做到“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训练学生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艺术性,培养学生在临床医技训练中逐渐形成稳固的医学道德和规范化的医疗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