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规律探究
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新课标版语文《考试大纲》规定,“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选考内容。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一、研读文本,整体把握
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时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文本的意识,将会不知所云,无从下手。因此,阅读时首先注意理清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搞清楚文章讲的是什么,作者的意图是什么。其次理清结构。解答高考阅读题较多地依赖短时记忆能力和信息的准确提取与判断能力,要想准确全面地提取信息,就必须把文章的结构理清楚。
二、知人论世,深层挖掘
实用类文本大都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深入理解文本,必然关涉到时代背景。这就要求我们在解读文本时,注意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也就是知人论世。如新闻文本,其独特的价值就在受众(听众和读者)的关注与陌生(不了解、不知情)中生成,而新闻记者敏锐的职业眼光就表现在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洞察和对百姓关注问题的熟知之中。所以,大致了解文本所涉及的当时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是解读新闻价值、预见新闻社会影响的前提条件。对于调查报告,无论是调查主题的选择,调查对象的确定,还是调查结论的得出,都与一定时期社会主流意识的倾向性有关,都与社会科学发展的热点领域有关。如人物传记,虽然多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但对人物的理解和把握无不从现在的价值观念出发进行选择,有所评判,从而阐释历史人物的价值意义。
三、研读考题,明确方向
不同的考题,有不同的答题规律。如筛选信息题,考查点基本是偷换概念、错位信息、缩小或扩大词义、无根据推测等,假如能够在文本中找到与题目中每一个选项相对应的语句,选项的判断就容易多了。又如品析语言题,一是感知语言的整体风格,或概括,或具体,或精练,或详尽,或雅致,或通俗;二是品析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抓住文本中的比喻、拟人、描写、议论、抒情等句,从语言的趣味、情感等各方面涵泳鉴赏。再如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一般分三步作答:①概说相关事实;②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③阐发所受启发。还如评价文本所产生的社会功用,一般按照四步作答:①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应该是第一个得分点;②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中的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的情况;③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来证明自己的观点;④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作为一道综合阐述题,观点鲜明,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是得高分的关键,同时注意陈述有条理,要点需全面。
四、尊重文本,适当拓展
阅读题的参考答案,虽不具有唯一性,但也并非都可以信马由缰。一是要遵循两个原则:①有个性和创新的观点都应该是合理的、健康的;②答题的思维应是有根据的,不能脱离原文,更不能不着边际地任意发挥。二是要恰当选点,一般可选的点有:①在理性认知上做文章。传记、访谈、新闻、综述等文本的一大特点便是立足于事实,很多事情的背后究竟隐含着多少深层意蕴、时代精神、人生价值,透过现象看本质,可以用理性的认知去判断。②在实践能力与实践体验上做文章。充分利用平时的积累,或结合自己的实践体验去思考、判断,进而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③在贴近文本、整体感知上下工夫。调查报告、访谈、新闻等文本,除正文之外,可能会附有背景资料、补充介绍等链接材料,要善于将其与正文联系到一起进行信息的提取、问题的提炼、价值的分析与意蕴的探究。④在文本的未定点或空白点上做文章。任何实用类文本都有一些未定点或空白点,如作者未作评判的事情、主体间的意见分歧,还有作者提出的疑点或难点等,可以用自己的思考去填补这样的空白。
五、有理有据,答题规范
答题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得分,考生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比如解答探究题,以下答题形式就是规范的:①铺设问题情境,提出探究问题。答题时,可以把问题的形成过程用文字表述出来,并用简明的语言明确自己将要探究的问题。不宜在开头就提出观点。开头提出观点再加以论证,就成了证明而不是探究。②提出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思路。面对题目中已经明确的问题,按一般的逻辑,应该选择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提出思路。答题时,这些角度和思路要用明确的语言一一标明。③引述事实,试着从多个角度,用发散思维去解决问题。在明确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思路后,引述文本中和现实生活中的事实,逐一解决问题,不太明晰的角度和思路也要真实地呈现出来,这样才更具有探究色彩。④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在多个角度和各种思路中,总有一个会通向问题的解决,据此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对这一角度和思路,还要稍微加以详尽地表述。如果各种角度和思路都无法最终解决问题,那么起码要给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
上一篇:论吕祖谦的经世致用思想
下一篇: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何以可能一个基于文化之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