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中“管型”为哪般?
“尿糖”、“尿蛋白”、“尿潜血”等有关尿检异常的指标,想必大家都非常了解了,但尿常规中有一项大家平时不太注意或不太了解的指标---管型。那么今天我们来说说尿中出现管型是怎么回事。
01
管型是什么呢?
管型是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形蛋白聚体。
02
管型是怎么形成的呢?
尿中白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本物质。肾小管运用它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进蛋白变形聚集,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淤滞,在足够的时间下形成管型。当肾单位重新排尿时,形成的管型便随尿排出。
03
不同管型意味着什么?
透明管型
通常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时增多。
注意:正常人尿中偶见透明管型, 老年人清晨浓缩尿中也可以看到。偶尔在憋尿时间长、尿液浓缩、PH值偏低的时候出现少量透明管型。在运动、重体力劳动、麻醉、使用利尿剂、发热时可出现一过性增多。所以偶尔发现透明管型不必太担心,但如果持续存在的话就需要就医了。
颗粒管型
颗粒管型又分为粗颗粒管型和细颗粒管型。
①粗颗粒管型多见于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或某些原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
②细颗粒管型多见于慢性肾炎或急性肾小球肾炎后期。
颗粒管型出现和增多,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
注意:铋剂、降钙素、吲哚美辛等可使颗粒管型增多。
蜡样管型
尿中出现此类管型, 表示肾小管有严重的变性坏死, 提示预后不良,一般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
细胞管型
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在各种原因所致的肾小管损伤时出现。可见于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红细胞管型
常与肾小球性血尿同时存在,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时,肾梗死、恶性高血压等。
白细胞管型
提示肾实质有细菌感染性病变,如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等。
混合管型
同时含有各种细胞和颗粒物质,可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常见于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结核。
脂肪管型
临床上多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等,尤其多见于肾病综合症。
宽幅管型
常见于慢性肾衰竭少尿期,提示预后不良,故又称肾功能不全管型。
参考文献
李新征.尿管型及其对肾脏疾病的诊断意义.实用医技杂志,199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