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测定HBsAg的比较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作者: 王克成 周国芳 常秋月 [摘要]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为实验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站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
作者: 王克成 周国芳 常秋月
[摘要] 目的 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为实验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站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48%、0.4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987,P>0.05);两种方法检测标本符合率为99.81%,胶体金试纸法的灵敏度为72.00%,特异度为99.94%。结论 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均为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可靠方法,但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有待提高。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中图分类号] R446.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5-94-02输血是乙肝病毒经血液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防止乙肝病毒经输血传播,提高血液质量,对献血者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是有效的防范措施之一。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外膜蛋白,可在感染HBV后早期出现,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1]。本研究比较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测定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现将相关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来源于2009年2~4月我站自愿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EDTA-2Na抗凝,经正确处理血液标本得到待检血浆,共计份。1.2 试剂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法)(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批号:);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英科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批号:);③质控血清(卫生部临检中心,批号:0);所有试剂均严格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1.3 仪器加样器:STAR;全自动酶标仪:FAME或加样器:TECAN RSP 150;洗板机:TECAN ;酶标仪:SUNRISE1.4 方法对份自愿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测,初次检测反应性标本用原试剂双孔复查。酶联免疫法:用加样器分别加入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质控品及待检标本于相应孔中,然后在每孔中加入酶标抗体。混匀后37℃孵育60min,经洗板,加底物,37℃避光反应15min后加终止液完成反应。所有试验均按试剂盒说明书在Auslab实验室管理软件中编写程序,自动判读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将60μL待检标本加入试纸条箭头区内,静置10min后判定结果。试纸条只在对照线位置出现1 条紫红线为阴性,在检测线和对照线位置出现两条紫红线为阳性。1.5 公式特异度、灵敏度计算公式[2]:灵敏度=A/(A+C)×100%;特异度=D/(B+D)×100%。A-真阳性数,B-假阳性数,C-假阴性数,D-真阴性数;灵敏度即实际为阳性而被该法正确判为阳性的百分比,特异度即实际为阴性而被该法正确判为阴性的百分比。1.6 统计学处理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2结果2.1 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本研究中,酶联免疫法检测出HBsAg阳性50份,阳性率为0.48%;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出HBsAg阳性42份,阳性率为0.40%;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987, P>0.05)。具体数据见表1。2.2 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由表1可见,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标本的符合率为99.81%[(36+)/×100%],以酶联免疫法为常规法验证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灵敏度为72.00%,特异度为99.94%。3讨论HBsAg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酶联免疫法基本原理是[3]: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呈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定性或定量分析。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的免疫标记技术。胶体金是由氯金酸在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为特定大小的金颗粒,并由于静电作用成为一种稳定的胶体状态即胶体金。胶体金在弱碱环境下带负电荷,可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形成牢固的结合,由于这种结合是静电结合,所以不影响蛋白质的生物特性。胶体金除了与蛋白质结合以外,还可以与许多其它生物大分子结合,如SPA、PHA、Con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