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家医疗机构 近200名医护人员 北京冬奥村综合诊
北京冬奥会已经圆满闭幕,自1月18日闭环集结以来,在北京冬奥村,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一直在为运动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健康严阵以待,他们就是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医疗保障队。在这34天的闭环工作中,有热血、有拼搏、有奉献、有支持,他们在不同的岗位,用自己的专业全力保障冬奥会的顺利进行。
“这不是诊所,这是个医院”
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筹建,7家医疗机构近200名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保障。多次承担国家医疗保障任务的宣武医院,再一次为冬奥总动员,全院上下历时2年参与筹建,精选75名医护人员进入闭环诊所工作,赛时不计成本的为诊所保障器械、耗材、药品、收费卡项目。
自1月23日正式开诊,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运行31天,接诊量549人次,成为2022北京冬奥会规模最大、服务时间最长、就诊人数最多的医疗保障团队,为冬奥运动员、随队官员、奥运大家庭成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了高质量、国际化、有温度的医疗服务。前来视察的国际奥委会医疗和科学委员会主席Richard Budgett(理查德·巴吉特)先生称赞道,“北京冬奥村诊所设备先进,团队优秀,人力充沛,这不是诊所,这简直是个医院”。
在诊所角落的纸箱上,写满了就诊的各国运动员、随队官员的真挚感谢记录,被称为“奥林匹克友谊塔”。
临别之际,国际奥组委药学专家马克真挚留言:“感谢你们为维护世界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所做的卓越工作”。
国际奥委会牙医专家托尼及保罗,难掩赞美之情:“能够预计你们精彩的未来,为你们的人民、青年和国家感到骄傲”。
厉兵秣马,只为这一刻
不仅宣武医院,参与诊所工作的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博爱医院、北大口腔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急救中心都派出精兵强将,展现出国家级医疗团队的保障能力。1月18日闭环集结后,七支精英队伍高度融合,从互不相识到亲密无间,形成了统一的“北京队”;医疗官早交班会,专业组每日复盘会,组长例会,领队例会,诊所在建章立制中高效运转;19至22日开诊前的四天“带妆彩排”,内科、外科、口腔、康复、医技、护理、保洁、呼叫中心各组都以实际病例、压力测试进行最终演练,把办法想在问题前面。
1月23日诊所正式开诊,每日24小时连续运转,从黎明破晓的清晨到华灯初上的夜晚,北京冬奥村东北角都有医务人员坐班车、交接班、急救车连续穿梭的身影。在这34天里,医护人员在岗位上度过了小年、春节、元宵节,没有丝毫懈怠;在这里也淡忘了星期几的概念,只有训练日、比赛日萦绕心头。每名医护人员心中铭记的,就是要站好自己的岗,做好自己的工作,只要走进诊所,所有的需求都尽最大努力去满足,让各国运动员满意,维护诊所大家庭的荣誉。在这样的精神下,高效、安全、温暖的医疗服务得以实现,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实现零投诉,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医疗服务的水平,传递了中国医生的温度。
争做样板诊所
国际奥委会官员和各国奥委会高级官员驻地位于奥林匹克大家庭酒店,与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毗邻,诊所也成为奥运大家庭成员的重要保障医疗机构,尤其是康复、口腔和中医等科室。
康复理疗科是诊所里的“热门”科室,北京博爱医院配备了强大的康复理疗团队,做到了软硬件一体化、国际化的标准。春节期间,一名国际奥委会官员到中国后出现腰痛急性发作,严重影响日常工作,专程来北京村综合诊所诊疗。康复理疗团队给与手法按摩结合微波治疗,在精心诊治后,他的腰痛症状明显缓解,脊柱活动度恢复正常。在最后一次治疗结束后,亲笔写下感谢信,不仅表达了对综合诊所医护人员的肯定与感谢,更表达了对中国北京的感激之情。
北京冬奥村综合诊所也是国际奥委会医疗和科学委员会成员的首要检查地点,这促进了诊所工作更加高标准、严要求,创建样板诊所。从康复理疗专家、口腔专家、心理专家、急救专家到放射专家、药学专家无一例外对诊所专业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Mark Stuart是国际奥组委的药学专家,在考察后,Mark Stuart对综合诊所药房工作表达了高度赞许,尤其是为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而设计的中英双语药品用法用量签、严格的兴奋剂管理及审核制度、药品存放和分包的整洁有序环境、队医取药流程、患者教育标识等药事的管理模式等。他感谢诊所为维护世界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所做的卓越工作。